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徐健研究员首先对大会主办方的精心组织表示感谢,随后分享了“生物制造单细胞原位代谢图谱(iMAPS)计划”的宏伟蓝图。他强调,当前我国微生物资源开发亟需突破“细胞原位代谢功能实时可检、可分、可养、可用”这一核心技术。iMAPS计划旨在通过单细胞拉曼光谱等创新技术,推动生物制造技术变革,为国家生物安全与产业创新提供关键支撑。

在技术成果展示环节,青岛能源所的4位专家带来了4项突破性技术。

刁志钿博士展示的数字化克隆挑选(DCP)技术,构建了“边养边筛”的单细胞选育体系。通过微腔室实现单细胞培养,结合AI识别与激光诱导技术,成功应用于乳酸高产菌筛选、丝状真菌分选等场景。

张佳副研究员重点介绍了SCIVVS益生菌质检技术,可在4-5小时内完成活菌数、活力、种类及溯源的全维度检测,效率提升20倍,成本降低90% 。

郑晓姗高级工程师 系统阐释了 元拉曼组学技术体系 ,包括拉曼光谱原理、元拉曼组定义及无损分选技术,并展示了配套仪器平台。该体系已支持产油微藻基因挖掘、污水解磷菌识别等多个应用场景。

培训最后举办了iMAPS计划专题研讨。徐健研究员主持讨论,与会嘉宾围绕菌群活体代谢度量衡建立、微生物计量学标准变革等议题深入交流,凝聚了合作共识。


本次培训成功展示了我国在工业微生物单细胞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为产学研合作搭建了高效平台,对推动行业技术升级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