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CHINA CENTER OF INDUSTRIAL CULTURE COLLECTION
 热门检索: 酿酒酵母  植物乳植杆菌  枯草芽胞杆菌  >>高级检索
新闻动态
2025年10月10日|新闻动态
2025 IMic卫星会丨工业微生物高通量选育与过程控制前沿技术培训成功举办
9月24日,由中国微生物学会工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简称“青岛能源所”)联合主办,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和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工业微生物高通量选育与过程控制前沿技术培训”在北京顺利举行。本次培训作为第十三届工业微生物大会的卫星活动,直面行业“选育效率低、过程控制难”的核心痛点,汇聚了来自制药、食品、化工等领域的70余位专家与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以单细胞技术为核心的前沿解决方案。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中国食品院姚粟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工业微生物研究在CICC推动下已实现从种属水平到株水平的跨越,并正迈向单细胞水平的突破。CICC与星赛已经在单细胞分选与测序技术研发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开展高通量培养、实时表型分析及数据智能解析方向研究,将为生产效率带来数量级提升,并实现安全控制的实时精准监测。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徐健研究员首先对大会主办方的精心组织表示感谢,随后分享了“生物制造单细胞原位代谢图谱(iMAPS)计划”的宏伟蓝图。他强调,当前我国微生物资源开发亟需突破“细胞原位代谢功能实时可检、可分、可养、可用”这一核心技术。iMAPS计划旨在通过单细胞拉曼光谱等创新技术,推动生物制造技术变革,为国家生物安全与产业创新提供关键支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在技术成果展示环节,青岛能源所的4位专家带来了4项突破性技术。

王喜先副研究员介绍的pDEP-DLD-RACS拉曼流式分选技术,颠覆传统“先养后筛”模式,实现活体单细胞的高通量分选。该技术将DHA高产菌株的筛选周期从数月缩短至10天,产量提升58%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刁志钿博士展示的数字化克隆挑选(DCP)技术,构建了“边养边筛”的单细胞选育体系。通过微腔室实现单细胞培养,结合AI识别与激光诱导技术,成功应用于乳酸高产菌筛选、丝状真菌分选等场景。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张佳副研究员重点介绍了SCIVVS益生菌质检技术,可在4-5小时内完成活菌数、活力、种类及溯源的全维度检测,效率提升20倍,成本降低90%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郑晓姗高级工程师 系统阐释了 元拉曼组学技术体系 ,包括拉曼光谱原理、元拉曼组定义及无损分选技术,并展示了配套仪器平台。该体系已支持产油微藻基因挖掘、污水解磷菌识别等多个应用场景。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培训最后举办了iMAPS计划专题研讨。徐健研究员主持讨论,与会嘉宾围绕菌群活体代谢度量衡建立、微生物计量学标准变革等议题深入交流,凝聚了合作共识。

研讨 现场.jpg

徐健 研究员-1.png

本次培训成功展示了我国在工业微生物单细胞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为产学研合作搭建了高效平台,对推动行业技术升级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友情链接
  • 友情链接2
  • 友情链接3
  • 友情链接5
  • 友情链接6
  • 友情链接7
  • 友情链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