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保利集团、保利中轻和中国食品工业研究院党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号召,更好的促进党建与业务融合,推动业务创新发展,8月13日-16日,中国食品院副院长、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主任姚粟教授一行人员赴贵州省开展中国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多样性专项调研。
本次调研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政策要求,落实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保利中轻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中国食品院调研组与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研究院杨德校院长开展了行前交流座谈。
姚粟介绍了中国食品院开展“中国传统发酵食品菌种多样性保护工程”整体情况,表示此行重点针对贵州特色发酵食品菌种资源、生产工艺和工业化发展现状等进行调研,助力贵州特色传统发酵食品文化品牌的打造与传承。杨德校表示贵州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种质资源亟需保护,希望通过与中国食品院的合作,探索功能菌种发酵机制机理,帮助企业实现核心菌种的产业化应用,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调研期间,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研究院领导陪同调研组共同走访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麻江县、锦屏县、黎平县等地,通过对当地发酵食品企业的实地考察、座谈,以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访谈,重点针对贵州特色酸汤、酸菜、腌鱼等传统发酵食品生产工艺、食用历史、功能特性、技艺传承、工业化生产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开展调研,亲赴厂房和农户家中实地参观了解酸汤、酸菜和腌鱼等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流程,系统采集到了一批不同地域、不同生产工艺、不同发酵时期的代表性发酵食品样品,为研究发酵微生物多样性、挖掘其中的核心功能微生物菌种并研究其发酵机制与工艺奠定科研基础。
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长期开展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资源收集、保护、挖掘与评价研究,在国内率先建设传统发酵食品用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并发布《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用微生物菌种名单》,推荐中国菌种进入国际乳品联合会IDF菌种名单,推动微生物菌种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启动了“中国传统发酵食品菌种多样性保护工程”,旨在抢救性保护我国独具特色、文化悠远、宝贵稀缺的传统发酵食品核心菌种资源,为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累积科研基础和实践经验,促进发酵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